周天勇
60年一甲,30年一运,中国又将进入一个新的30年。这个时期我们仍然需要从地缘政治、经济、军事等层次设计我们的国际大战略,但从中国在世界上的竞争和发展角度看,我们需要形成“人口优劣势—资源供需与外部平衡—形成国际经济(科技和产业等)竞争能力—与之相关的国际间贸易和货币问题—国家经济安全—发展道路与民族复兴”这样的分析思路,依此逐步构建国际战略。
在2013到2040年的28年中,我们将进入一个这样的发展阶段:城市化速度加快,并在2040年时基本完成。到时,预计85%到90%的人口将生活在城镇之中,中国人口的面貌将因为城市化进程出现重大变化。与此同时,中国未来工业化将向后期推进,2030年工业化总体上完成,而2031到2040年中国进入后工业化社会,到时中国对资源、能源的需求与运用也将发生全面变化。由此带来的人口、资源之间的矛盾,将直接要求我们强化对科技进步、产业升级的重视,从而保持国际竞争力。
因此,参考这些变化,未来30年中国对外的国家战略也应考虑人口、资源问题,包含这样一些重要内容:首先,它应谋划这些事关中国国家利益的全局性、方向性问题。一国的人口规模、质量、年龄结构、性别比等等,与其国际竞争力密切相关。因此中国未来国内的人口政策如何调整,将影响到中国在获取全球资源、科技进步、国际分工与贸易诸多方面的发展潜力,事关中国未来几十年的国家利益。不同的战略选择,对国家和民族及子孙后代的长远利益的影响是不同的。
其次,它还应研究、谋划和解决关系中国城市化、工业化发展的关键问题。中国是石油和天然气贫乏的国家,但人口众多,能源需求在不断提高。因此在战略上,中国选择什么样的能源结构,将关系着全球能源的占有、分配和进口,以及从外部获得能源的多少;我们还要考虑外部资源、生产地的政治稳定、双边关系、能源运输通道安全等问题,通过对投资风险、成本、能源技术进展等方面的比较和判断做出正确决策。
再次,还应将中国国家战略放在变动的世界格局中来考虑。中国受全球化影响越来越深,多边关系以及各国资源禀赋、产业结构、就业格局、财政和贸易平衡等等因素都会影响我国经济发展。通过国际战略研究,判断一些地区、国家政治经济社会的变动走势,采取相应举措,对发挥本国人口优势、获取国际资源、全面增强竞争力意义重大。
最后,未来的国际战略需要明确分阶段的目标和任务。比如,在能源战略方面,调整能源消费结构、实现减排目标将越来越重要,但能源结构将逐渐发生什么变化,其中新能源占多大比例,对国外能源的依赖度降低多少,都需要有几个阶段的目标和任务衔接,并依次确定能源技术、贸易、国际运输、安全保障等方面的国际战略。与之联系,我们在科技竞争力方面也应确定实施赶超型战略,争取到2040年时实现进入世界排名前5位的目标,并为此做阶段性部署:2020年、2030年要分别到达什么位势,每个阶段应确定哪些目标、主攻任务、关键领域是哪些等等。▲(作者是中央党校国际战略研究所副所长)